走了
真的走了
就在十月二號的傍晚
上天, 帶走了一個我很敬愛的靈魂
不能說是突如其來,
但是這種事情, 不管甚麼時候發生都是種噩耗
---
還記得小時候,
初二回娘家一直都是我們最期待的日子
因為外婆總會把我們當嘉賓款待, 張羅一大桌的好菜
其中拿手的竹筍湯, 更一直都是我的最愛
每次回去, 總會期待著外婆慈祥的笑顏及陣陣的竹筍香
之後到了加拿大
回台北的時間變少, 筍湯的香味也漸漸散去
但那種跟著媽媽回娘家的喜悅, 卻一直都沒改變
只是隨著外婆年紀漸大, 行動越來越不方便
下廚對外婆來說慢慢變成了一種負擔
就算那種想慰勞兒孫心情一直都在
外婆站在廚房的背影, 卻透露出了心有餘而力不足的無奈
收集小飾品跟寫卡片一直是外婆的興趣
每年聖誕節, 外婆總會記得寄卡片給每個孫子,孫女
每年生日, 也總會接到來自外婆的祝福
這些習慣, 多年來一直都沒改變, 就算中間隔了個太平洋也一樣
對我而言,
外婆家就像是個溫馨的花園
每次拜訪總能很自在的微笑
而外婆, 就像是勤奮的園丁
栽種溫馨, 修剪失意
讓每朵花, 都能在溫室的保護下成長茁壯
只是再怎麼勤奮的園丁
在歲月的摧殘下
也終究會有老去的一天
---
加拿大半夜三點, 電話無預警的響了
我接起, 是表姊, 跟她慌張的語氣
說, 要找媽,
快一點
----
三個多月前,
因為骨質疏鬆住院, 以為只是單純的鈣不足,
經過簡單的治療後, 就順利出院, 返家休養
八月我們全家回台灣, 也許是在等媽媽回家,
回去不到一個禮拜, 衰弱的身體再也擋不住病魔的侵略
胰臟癌…
跟"The Last Lecture"的作者Randy Pausch得同一種病,
幸運的病患可以存活半年
當初的醫生沒檢查出來, 只因為他"專看"骨科
他的專業, 查不出已經深固在胰臟裡的癌細胞
聽到醫生宣判時候, 心都涼了
---
當我們看到外婆的時候, 躺在急診病房
臉上微笑依舊,
只是憔悴的身軀, 已無力抵抗體內的病魔
大家都在,
大家都試著在外婆的身邊製造歡笑
沒有人愁眉苦臉,
因為大家都知道, 外婆不喜歡這樣
雖然如此, 很多時候,
轉身後的盈眶跟鼻酸, 是藏不住的
媽說,
外婆自己並不知道她得了甚麼病,
只知道她自己還想活下去
她說她還有很多事情想做
就像,
當她聽到我們都回來了,
直說要趕快把病養好,
回去煮酸菜肚片湯給我們喝
---
晚上躺在床上,
難過的心情捲走了睡意
由於外公跟爺爺早逝
自從有記憶以來, 外婆跟奶奶就是隔代當中, 最親的親人
如今,
外婆不用再忍受癌細胞的痛苦了,
只是我再也收不到外婆的卡片,
也再也喝不到她煮的湯了
突然覺得自己很窩儾,
一直以來老是為了小事情執著,傷腦筋,
卻沒想到應該好好去把握該把握的, 去珍惜身邊所擁有的
---
中秋
本該是月圓人團圓
但掛在夜空上的明月
只讓思念顯得更清晰
或許在另外一個世界,
外婆又再重新栽種著她的溫馨
並期待著花朵們的綻放吧
晚安了, 外婆
請您好好休息
我們會堅強, 並努力的綻放給您看
只是如果還有機會,
請再讓我做您的孫子,
再讓我 喝您煮的湯
晚安
- Oct 05 Mon 2009 07:18
晚安了, 外婆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